当前位置:藏獒宠物网>问答>正文

鱼全身像裹上米粉怎么办 早发现早治疗

人气:153 ℃/2024-11-16

鱼全身像裹上米粉怎么办,卵鞭虫,也称嗜酸性卵甲藻。患卵鞭虫病鱼少动,挤成一团,全身“涂******”.不定位溃疡烂蚀、落鳍。海水鱼也常患卵鞭虫病.但病原并不同种,称淀粉卵涡鞭虫病。同时养过海水鱼和淡水鱼者.准会发现卯鞭虫只在淡水中肆虐,而淀粉卵涡鞭虫却只在海水和半咸水中作怪。

(1)淡水卵鞭虫病。又叫打粉病.鱼全身如裹上一层米粉。“粉”下多血点。至今该病尚未找到特效药,死亡率可高达100%,尤其是幼小鱼患此病就更惨。因该病流行水温偏高,多在22-32℃的水温中暴发.所以赣、粤、闽等省的淡水鱼(包括金鱼)常遭祸害.殃及这些地区的淡水观赏鱼。该种病传染性几乎为所有鱼病传染性之首。一滴带病原的水即可使整缸鱼发病,甚至可能连蚊子也能在临近的水体中传播该病。能够杀灭卵鞭虫的药,在同样浓度下鱼也无法忍受.而22~32℃正是一般热带鱼的正常水温。卵胎生鱼(孔雀鱼、黑玛丽鱼少患该病.且患该病死亡率稍低)、脂鲤科鱼对该病似有一定的抵抗力。丽鱼科鱼等患病后虽可把水温调到20℃之下.但鱼身上的“米粉”经久尚在:两个里期之内再提高水温,该病又重新开始。水温低,卵鞭虫只是停滞生长而已,不会死亡。

如果都不用药(实际上用药也于事无补),听其自然,则长2厘米以下的稚鱼一般全死。长2厘米以上的幼小鱼,鱼体愈大,死亡率愈低。中鱼死亡率有较大差别,多为30%一60%(丽鱼科fll.);成负死亡率为0-50%(七彩神仙鱼、菠萝鱼等)。为什么有些鱼死了,有些鱼却能挨过此疫呢?结论是体壮且皮肤“不嫩”、耐粗放的鱼(与品种关系不大.与饲养的方法和环境因素关系较大,如光照正常、流水较快的发病轻).易于康复,死亡率低。此病往往总是横行了半个月之后(潜伏期为2-3天),很快“鸣金收兵、偃旗息鼓”。可能原因一是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.鱼获得了暂时免疫力;二是鱼患病以后吃得少或不吃食,虽然水中有鱼皮肤坏死组织脱落等.但水的pH总体还是上升的。如七彩神仙鱼原来饲养水中的分泌物极多,水的pH在6.5以下;此时却因少投喂或不投喂,又多对水,水的pH已近于7,这对卵鞭虫是不大有利的。因为卵鞭虫嗜酸性。这样就得到了对付该病的办法:加强物理过滤,勤洗过滤棉或过滤的第一道泡沫料,增加对水量,使pH略为升高。还可以使水体碳酸氢钠的浓度缓慢地增加,最多可达0.3%。石灰能使硅胶软化,非硅胶黏成的玻璃缸可用少量石灰调高pH至7-7.5。临时(3小时之内)增加沸石、活性炭等,以吸附卵鞭虫及游泳子体。对于耐盐的鱼,可提高水的含盐量,或可治愈。

(2)海水淀粉卵涡鞭虫病。又叫海水鱼大白点病。该病能危害大几十种海水和半咸水鱼类,尤其是水体小、水质氮素含量超标的人工缸池养殖水体(因有益微生物严重受损)。流行水温为23~27℃。出现症状后的3天左右,死亡率高的可达100%。淀粉卵涡鞭虫可以浸入到鱼的任何部位,包括口、鳃、眼、鳍。病鱼往往因口、鳃肿胀而老张粉嘴和鳃.呼吸困难,无力地停于水面附近、浮头、喷水,欲得到氧气而把嘴和头过分出露于水面,为本病之特征症状。

该病固然可怕,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,就不会有大损失。

发现此病后可立即做以下几件事:

①调高水温(稍高于27℃)或调低水温(稍低于23℃)。

②加强生化过滤与对水等,以降低水中过高的氨和亚硝酸盐含量,暂停投饵(不管会不会吃食)。

③立即按水的容积称取铜盐。一般川硫酸铜(5结晶水,蓝色品块),按0.8-1毫克/升或0.8-1克/米3(相当0.8-1克/1吨海水)投药。药量,一般水中杂物少的取下限.杂物多或复杂的取上限。治病多在暂养缸中进行,如为大水体只好全池用药,用量为0.7-0.8克1米3,几天后清去池底不溶性铜盐。

还可以配制10毫克/升的盐酸吖定黄进行药浴。药浴时问为2-12小时,每日1次,直到病情好转为止。

④淡水浴,每次2-5分钟,一日数次.直到病情好转为止,

搜索更多有关“鱼全身像裹上米粉怎么办 早发现早治疗”的信息 [百度搜索] [SoGou搜索] [头条搜索] [360搜索]
CopyRight © 2009-2024 藏獒宠物网 All Rights Reserved. 手机版